青島永泰長榮
標題: 遼南4500方挖泥船船體柔性氣囊下水施工方案書 [打印本頁]
作者: jimosea 時間: 2024-1-26 16:50
標題: 遼南4500方挖泥船船體柔性氣囊下水施工方案書
一、4500方挖泥船技術參數:
船舶長度:83.3米
船舶型寬:18.2米
船舶型深:5.5米
船舶重量:約2700噸
前開檔:7.2×23.8米 (頂升承載面寬度5.5米)
后開檔:5×14.7米 (頂升承載面寬度6.6米)
平均吃水約:3.5米 (計算吃水2.12米)
建造墩高度:0.85米
塢門口標高為:-1米
二:氣囊拖帶過程中基本數據:
1:氣囊基本數據:
直徑1.80米
有效工作長度7.00米
標準工作壓力0.11Mpa
試驗壓力1.25倍工作壓力
工作在1.20米高,標準壓力下承載力107.14KN/M
工作在0.50米高,標準壓力下承載力224.75KN/M
工作在0.20米高,標準壓力下承載力276.64KN/M
2:氣囊頂升時基本數據
頂升氣囊數量30條
氣囊壓力0.09Mpa
頂升高度0.9m
3:氣囊間距
根據下例公式計算氣囊間距:
[attach]8576[/attach]
船體可利用氣囊長度為83.3米。氣囊實際排布距離以不大于六米為宜,實際計算結果確定為單側氣囊數量為15條, 間距在5.5米左右。
驗算氣囊間距:
[attach]8577[/attach]
實際計算結果為L1=5.95≥3.32米滿足要求。
1:頂升氣囊間距:根據船體生產過程中支墩的具體情況確定,以保證氣囊頂升數量為準。
2:運行中氣囊間距:船底氣囊工作有效長度為83.3米,行走氣囊數量為15X2=30條,氣囊間距約為5.5米。
3:接續(xù)氣囊間距:接續(xù)氣囊間距為兩倍的工作氣囊間距:11米。
4:氣囊排列按雙排7米氣囊布置 。如按7米和14米氣囊搭配排放,在船體運行過程中,當長氣囊會運行到后開檔處時,只有氣囊一端5.5米壓在船底,另一端8.5米會受50T浮力上翹,造成局部受力過大,有將氣囊從船底抽出的可能性,造成船底觸地的危險。
4:船體移動
氣囊數量30條
接續(xù)氣囊數量6條
氣囊工作高度0.90m
氣囊壓力0.09Mpa
船舶拖帶卷揚機牽引力的計算:
卷揚機牽引力按下例公式計算:
F≥K.FC/(NC.COSβ)
式中:
F 為卷揚機牽引力;
Fc 為船舶下滑力,采用下例公式計算:
船體重量:2700噸
坡道坡度:1:20 ,坡道夾角2.86°
下滑力:1350KN
摩擦力:540KN
后牽力:810KN
主后牽卷揚機:400 KN,鋼索道數:4道,總牽引力1600kn
1600KN÷810KN=1.97倍
下水速度:1. 20米/分
結論: 后牽力滿足下水需要。
三:準備工作
1:船體后牽引點設置
下水船體在1:20坡道上,勿須前牽,只做后牽即可,可在后開檔兩側三米高的位置各做一個80T后牽眼板,用鋼絲繩扣連接。
2:卷揚機固定錨點的設置
利用船廠造船平臺原有錨點,靈活的掌握
3:入水后后牽力的計算
按3.5米潮高計算,打開塢門后船體有54米入水,入水端吃水2.7米,船體重量為1593T左右,再減去氣囊的浮力280T,此時船體的重量不超過1310T,下滑力為38.5T.
四:船體移動
船體移動分兩個階段:
一:先將船體移動30米至塢門待潮。
二:最高潮位時打開塢門,解除后牽,利用重力下滑完成下水。(附浮態(tài)計算表)
為確保移動船體安全,船體重量需船廠協(xié)助核定準確!并提供下水環(huán)境水文資料。
五:下水操作
1:頂升撤墩:按照理論計算數量布置好氣囊,后牽卷揚機全部收緊繩索,并達到計算牽引力(防止在坡道上下滑)。氣囊充氣頂升,全部氣囊充氣壓力達到設計壓力,船體頂起布置安全墩,撤出工作支墩。
2:調整氣囊壓力,達到行走狀態(tài)下的氣囊設計壓力,使船體達到設計工作高度。
3:檢查船底是否有較鋒利的石塊、金屬等物品,是否殘留造船過程中的金屬墩、木墊塊等物品。
4:布置好接續(xù)氣囊。
5:下水行走過程中注意尾部吐出氣囊前的放氣、首部吃進氣囊的充氣工作。
上述工作準備好后,可以進行下水操作。
六:拖帶前的準備
1:準備設備情況
氣 囊 50條, 直徑1.80米,長7.0米,工作高度0.90米。
氣 帶 200米
壓 力 表 20臺
對 講 機 十部
氣 源氣泵 (船廠提供)
卷 揚 機 400KN一臺(船廠提供,要求容繩量大于500米)
滑 輪 組 (雙片)
2:開始移動之前應注意下面幾點:
1:檢查船底及路面上是否有其他的障礙物,和堅硬石子等物品。
2:檢查所有指揮人員,卷揚機操作人員是否全部到位。
3:卷揚機電氣及機械部分運轉是否正常,氣囊壓力是否正常。
4:保證空壓機正常運轉,氣帶保持良好的狀態(tài)。
5:無關人員全部撤離10米以外區(qū)域,同時船底及周圍是否有滯留人員。
3:船體的拖帶
上述應檢查的項目全部檢查完后指揮員方可下令牽引開始。
1:卷揚機手要聽從指揮員的統(tǒng)一指揮。
2:按規(guī)定擺好接續(xù)氣囊。
3:船體牽引速度控制在1.5m/min之內。
4:牽引過程中,工作人員隨時檢查氣囊壓力的變化。
七: 安全問題
(1)操作安全及人身安全防范
主要注意以下幾點:
1:做好人員安全教育,提高全體人員的安全意識。
2:在場的全體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,勞保鞋,指揮人員要佩戴紅色袖標以區(qū)別操作員工。無關人員嚴禁進入操作區(qū)。
(2)對設備的安全檢查:
1:氣囊在使用之前,要逐一進行嚴格檢查,對氣囊的表面檢查是否有傷痕,是否有氧化,充氣頭密封情況、是否有漏氣等現象。
2:對充氣系統(tǒng)的壓力監(jiān)視儀表,包括空壓機的壓力表,要逐一進行試驗,指示要準確。充氣閥門密封要好,不應有漏氣現象。
3:充氣管以及與氣囊連接的氣帶,連接要緊密鎖緊,防止充氣中氣帶脫落。
(3)機電設備的安全問題
1:所有設備必須全部做保護接地。
2:手持設備必須采用一機、一閘、一漏電的配電設備。
3:電動設備控制電源箱要安放在設備附近,便于操作的位置。
4:設備開關保護整定電流要符合設備要求。
八、操作流程
一、首條船操作流程
清掃船臺與船底------在下水船只安裝后牽眼板---固定后牽引--擺設氣囊------- -------充氣撤墩------溜放到塢門待潮---最高潮位時打開塢門---最高潮位時解除后牽------重力下滑至全浮------回收氣囊-----完成下水作業(yè)
二、第二條船操作流程
清掃船臺與船底------在下水船只安裝后牽眼板---固定后牽引---落潮時擺設氣囊--------充氣撤墩------低潮時溜放到塢門待潮------ ---最高潮位時解除后牽------重力下滑至全浮------回收氣囊-----完成下水作業(yè)
九、下水工程裝備器材一纜表:
甲方提供:
乙方準備:
十、 違約責任
(1)、確定下水時間,甲方應并提前20天通知方乙方。乙方應在接到甲方下水通知后6日內趕到現場,并做好一切下水前的準備工作,在具備下水條件(施工進度、潮位、氣象等)的前提下,應在規(guī)定下水日期的5—10日內完成下水作業(yè)。
(2)、如因甲方原因不能按期完成下水,逾期一天應按合同總價的3%予以支付乙方窩工費。
十一、 人力不可抗拒事故及安全責任
(1) 由于嚴重自然災害、地震和戰(zhàn)爭等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,致船舶無法下水,乙方不負任何責任.
(2) 乙方負責下水工程的策劃和現場指揮,負責上岸、下水船只及人員的安全. 如由乙方指揮不當造成損失由乙方負責。甲方須保證后牽設備技術性能安全可靠,由于牽引不當造成的損失由甲方負責。
(3) 乙方人員進駐甲方廠區(qū),應嚴格遵守甲方的相關的規(guī)章制度,并協(xié)助甲方做好現場的管理工作。乙方設備進廠后由甲方負責保管。
注:此下水船只為前后開檔,前后承載面的寬度分別為5.5米、6.6米,不適合長氣囊操作,我公司可提供直徑1.8米,長度7米氣囊,開檔部分不用另制作工裝,會給廠方節(jié)約大量的工期和經費。
十二:其他
1:入水時船體的速度計算:
1:船體的下滑力 F:
F1 理論下滑力
a=F/m
3:移動距離 S:
S=vt+1/2at2
4:入水時運行速度
V=1/2a(t-1)2 -1/2at2
其中t為船體移動距離為S時的運行時間
2:有上述公式計算求出:
2.78米/秒。
254.0米
另:運行距離還要受到下水當天天氣、海流、風力的影響,在水中運行距離與計算相比出入比較大,所以,船體下水后,要使用拖輪對船體運動進行控制,防止船體自由運動,誤傷下水海域其他船只。
[attach]8578[/attach]
[attach]8579[/attach]
[attach]8580[/attach]
歡迎光臨 青島永泰長榮 (http://www.uz51.cn/)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|